Menu

  • 博客
  • 关于唯我&博客
  • 唯我DIY
  • 讨论区

Copyright © VIIIO.COM | Theme by Theme in Progress | 基于 WordPress

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唯我 - 梦想从此起航

[转]http协议与web本质

2016年6月13日ASP.NET, 网站建设 Standard
Views: 1,667

原文:http://blog.csdn.net/dinglang_2009/article/details/7250401

首先看看http请求消息(就是浏览器丢给服务器的):

一个http请求代表客户端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的数据。一个完整的http请求消息,包含一个请求行,若干个消息头(请求头),换行,实体内容

请求行:描述客户端的请求方式、请求资源的名称、http协议的版本号。 例如: GET/BOOK/JAVA.HTML HTTP/1.1

请求头(消息头)包含(客户机请求的服务器主机名,客户机的环境信息等):
Accept:用于告诉服务器,客户机支持的数据类型  (例如:Accept:text/html,image/*)
Accept-Charset:用于告诉服务器,客户机采用的编码格式
Accept-Encoding:用于告诉服务器,客户机支持的数据压缩格式
Accept-Language:客户机语言环境
Host:客户机通过这个服务器,想访问的主机名
If-Modified-Since:客户机通过这个头告诉服务器,资源的缓存时间
Referer:客户机通过这个头告诉服务器,它(客户端)是从哪个资源来访问服务器的(防盗链)
User-Agent:客户机通过这个头告诉服务器,客户机的软件环境(操作系统,浏览器版本等)
Cookie:客户机通过这个头,将Coockie信息带给服务器
Connection:告诉服务器,请求完成后,是否保持连接
Date:告诉服务器,当前请求的时间

(换行)
实体内容:
就是指浏览器端通过http协议发送给服务器的实体数据。例如:name=dylan&id=110
(get请求时,通过url传给服务器的值。post请求时,通过表单发送给服务器的值)

再看看HTTP响应消息(服务器返回给浏览器的):

一个http响应代表服务器端向客户端回送的数据,它包括:
一个状态行,若干个响应消息头,以及实体内容

状态行:  例如:  HTTP/1.1  200 OK   (协议的版本号是1.1  响应状态码为200  响应结果为 OK)
响应头(消息头)包含:
Location:这个头配合302状态吗,用于告诉客户端找谁
Server:服务器通过这个头,告诉浏览器服务器的类型
Content-Encoding:告诉浏览器,服务器的数据压缩格式
Content-Length:告诉浏览器,回送数据的长度
Content-Type:告诉浏览器,回送数据的类型
Last-Modified:告诉浏览器当前资源缓存时间
Refresh:告诉浏览器,隔多长时间刷新
Content-Disposition:告诉浏览器以下载的方式打开数据。例如: context.Response.AddHeader(“Content-Disposition”,”attachment:filename=aa.jpg”)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context.Response.WriteFile(“aa.jpg”);
Transfer-Encoding:告诉浏览器,传送数据的编码格式
ETag:缓存相关的头(可以做到实时更新)
Expries:告诉浏览器回送的资源缓存多长时间。如果是-1或者0,表示不缓存
Cache-Control:控制浏览器不要缓存数据   no-cache
Pragma:控制浏览器不要缓存数据          no-cache

Connection:响应完成后,是否断开连接。  close/Keep-Alive
Date:告诉浏览器,服务器响应时间

实体内容:

其实响应的实体内容,就是响应浏览器能够解析的html、图片、文本等等静态信息。

理解了以上的http请求消息和响应消息,相信你对于http协议已经理解得足够深刻了。关于http协议的更多具体细节,可以参照http RFC文档。

大致步骤就是:浏览器先向服务器发送请求,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,做相应的处理,然后封装好响应报文,再回送给浏览器。浏览器拿到响应报文后,再通过浏览器引擎去渲染网页,解析DOM树,javascript引擎解析并执行脚本操作,插件去干插件该干的事儿…关于浏览器渲染、解析的原理,可以参考http://kb.cnblogs.com/page/129756/

说白了,所谓web的本质,无非是:请求/处理/响应 ,任何的web服务器,任何的服务端编程语言,都没法脱离这个本质。 而浏览器端解析html、图片等静态内容,呈现给用户,脚本引擎执行脚本代码,完成脚本代码要做的事儿(例如dom操作,css属性更改,发送ajax请求等等)。

笔者浅浅的认为,其实浏览器就是一种特殊的Client,而B/S架构也是一种特殊的C/S架构。这里值得一提的是,不同的web服务器和编程语言,又是如何接收用户http请求。如何处理,如何响应的呢?笔者拿熟悉的ASP.NET为例,通过反编译工具查看源代码(微软这家伙实在封装的太好了)从底层进行了剖析,如图:

0_13289327141aoX

发表评论或回复 取消回复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

− 1 = 6

近期文章

  • OC UIWindow setRootViewController切换界面引发的内存问题
  • iOS证书、AppId、PP文件之间的关系
  • SVN服务器搭建、备份及多服务器同步方案(Windows)
  • [转]iOS多线程-各种线程锁的简单介绍
  • Mac 下Apache2 配置多虚拟主机

近期评论

  • NARYTHY288954NEYRTHYT发表在《ASP.NET整合Discuz PHP站 并实现用户同步》
  • nym402059flebno发表在《ASP.NET整合Discuz PHP站 并实现用户同步》
  • nem2182758krya发表在《ASP.NET整合Discuz PHP站 并实现用户同步》
  • aresgrb.se发表在《ASP.NET整合Discuz PHP站 并实现用户同步》
  • Vincenturbam发表在《ASP.NET整合Discuz PHP站 并实现用户同步》

分类目录

  • ASP.NET (15)
  • Git (2)
  • HTML (1)
  • iOS (31)
  • Javascript (7)
  • Oracle (8)
  • SQL (3)
  • SQLSERVER (2)
  • SVN (1)
  • 一行代码系列 (5)
  • 微信小程序 (1)
  • 正则表达式 (2)
  • 网站建设 (5)

文章归档

  • 2018年12月 (1)
  • 2018年4月 (1)
  • 2017年12月 (2)
  • 2017年7月 (3)
  • 2017年6月 (1)
  • 2017年4月 (1)
  • 2017年1月 (1)
  • 2016年12月 (3)
  • 2016年10月 (1)
  • 2016年7月 (1)
  • 2016年6月 (1)
  • 2016年5月 (3)
  • 2016年4月 (5)
  • 2016年3月 (4)
  • 2016年2月 (2)
  • 2016年1月 (3)
  • 2015年12月 (11)
  • 2015年11月 (7)
  • 2015年10月 (3)
  • 2015年9月 (1)
  • 2015年8月 (1)
  • 2015年7月 (1)
  • 2015年6月 (1)
  • 2015年5月 (1)
  • 2015年4月 (1)
  • 2014年7月 (1)
  • 2014年6月 (1)
  • 2014年5月 (2)
  • 2014年4月 (2)
  • 2014年3月 (2)
  • 2014年2月 (2)
2025年5月
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
« 12月    
 1234
567891011
12131415161718
19202122232425
262728293031